250万美金设立奖学金,资助公共服务类学生

10月 12, 2017
Contact:
  • umichnews@umich.edu

马志刚与奖学金获得者Kayoung Lee 马志刚与奖学金获得者Kayoung Lee 马志刚(Karl C.K. Ma), 密西根大学校友。 现为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,香港百骏控股集团董事会联席主席。他设立250万美元的奖学金,资助来自亚洲地区,专业为护理、教育 、社工的密大研究生。

Q: 马先生,谈谈你的教育背景及如何成为今天启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?
我本科读完密西根大学商学院,然后去伦敦商学院(London Business School) 读金融工程(Financial Engineering)。随后回到香港的瑞士信贷 (Credit Suisse) 工作。

当时2000年发现中国公司增长很快,企业活力很高,简直大开眼界。新浪、搜狐刚刚上市,他们的市值很小(才1亿),当时见创办人很简单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”小”。我记得平安保险想做管理层持股计划(Management ESO)但是没有钱,就找我们做PE(私募基金)。当时报告总部,总部说平安太”小”,不批准。 现在平安集团可比瑞士信贷大好几倍呢。

那时候觉得做个banker(银行家),帮忙发行债务、发股票,太没有意思了。还不如自己去做创业家。我从小都不喜欢在一个框内被安排今天做什么,明天做什么。 我喜欢自己做老板,做想做的事情。我有时候觉得自己银行家的工作同世界脱节,只做model(模型)。我对客户关系更感兴趣。

接着我在珠三角创业,都失败了。赶上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国企改革,因为爸爸是北京政协常委,就由北京企业开始。当时就想如果能参与国企改革,生意是否都会好做一点。

找到在香港上市的红筹第一股-北京控股的董事长助理(现在启迪控股的董事长王济武),我们年龄相仿,我向他学习国企改革的结构知识,同时我帮忙找资本、合作方去完成改革。

国企改革,国企最有价值就是土地,所以当时就投身房地产业。 到07年,清华大学有很多产业,清华紫光与清华同方,因为他们都是做电脑,电脑需要厂房,园区管理、与企业合作等,他们都没有太多经验。我们有资本及经验,一直与他们保持项目合作。到了2009年感觉与其项目合作,还不如做校企改革,就成为了今天启迪控股的第二个大股东,为创业企业孵化、高新技术研究,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及全面服务。

Q:您认为您自己的身份是?
我有两个身份。第一是企业家。尤其在创新类,与园区管理方面,以及参与中国并购国外科技类的融资投资。 第二是澳港事物的社会工作者。帮助青年人创业、交流、参与科技公司,帮助澳门的转型。 我设立了全香港最大的孵化器,为香港的年轻人,外国人及来自大陆的年轻人搭建平台,让有不同想法的人在这里尝试。 未来更多依赖的不是资本,而是你是否有好的想法、好的团队。

Q: 你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奖学金?
第一,这是我们家族的传统,我从小耳濡目染。爷爷在澳门成立了很多中医院,免费给穷人赠予中药,还有设立医院等;也在大陆做了很多慈善事业。我个人认为做慈善需要转型。设立中医馆,免费派药,这样的影响有多大呢? 时代改变了,需要新的模式与新人新思维,来做现代的慈善事业。

这250万(美金)将资助社工、护理等社会服务类专业的研究生。因为现代社会这几个专业的出路,薪资都较低,毕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都很大。我们需要更多人才在这几个领域发展。 想要从事这三个行业的人都很有理想。我想要支持他们。让更多人加入这几个领域。

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工程师及商人。一个社会健全发展,不仅需要科技工程师及有商业头脑的人,还需要人文,要不然整个社会就是机器人了。

Q:您应该是很多人认为的”人生胜利组”, 你自己怎么认为呢?
应该算是吧,还在努力中。

我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。出生于这样的家族。如果你出生在非洲或者是难民,那么无论您多少出色,也较难有出头天。

第二,03年我选择国企改革,我看到中国商业圈,真的是天外有天,人上有人。这开拓了我的眼界,对做事的考虑,社会游戏规则的运行。这些都是我在办公室做模型学不到的。让我辨别了问题,看事物的真假。 要成功,需要接触不同的人,这是光坐在办公室学不到的。

第三,成功的人,都有非常困难的时候,一定要坚持下去。

Q: 您最困难是什么时候?
2003年。当时我在电信创业, 每天要跟合作的国企聊到凌晨2,3点,只为多争取点权益。如果合作不成功,那就什么都没有。当时压力很大,最主要不是钱方面的担忧(如果创业失败,可以去别的机构上班)更重要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的那种挫败感。

当时也注定了我的失败。当时的环境,我们的地位不对等,我们是恳求国企跟我们合作。粤语有这样一句话:没有那么大的头,就不要带那么大的帽。那就是当时的情况。后来,赶上国企改革,一步一步走到今天。每件事情都不是独立发展,都影响着后面的事。2008年时赶上金融风暴,我们陷入寒冬。但是当时并没有象2003年那样感觉到孤立无援,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们不济,其它机构/企业也会跟随。

Q:家族里面,谁对你影响最大?
我爷爷。他的眼光是超前的。他18岁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了,那时候是1937年( 抗日战争刚爆发)。 当时最大且执政党是国民党。但是他毅然投奔且坚信共产党,直至他去世的那一天。后来他从广东到澳门,觉得将来澳门回归中国,会有需要自己的时候及力量。 在50到60年代,许多工人大罢工, 他团结了澳门的工人,并组织与葡萄牙政府谈判,为华人争取到利益。经过那次之后,他就成为了本地华人领袖。

他从来不跟我们讲这些事情,但是我知道。 他在世的时候,每年春节都会要求我们跟着他去广东偏远落后的地方拜访。那时候是80年代,我们极其不情愿,因为落后偏远,觉得去泰国度假多好,但是被逼跟着去拜访农村,地方官员等。 这些经历对我后来发展很有帮助。我从外国回来,到珠三角创业再到北京,我都能很快适应,并没有那种教育与现实,理想与真实的强大落差感。

Q:你个人对金钱持有怎样的看法?
我对金钱没啥感觉。一天用不了多少钱。

我看中的是资本,且如何利用资本产生更大的实质价值。 还有human capital, 对人才的使用。如何让团队产生更大的效益,这是我感兴趣的。

Q:如果你不做现在的工作,你觉得你会做啥?
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。嗯,我觉得会是个艺术家,或者职业运动员,例如打高尔夫或者赛车。

哦,又或者是游戏玩家。我从6岁就开始玩游戏,啥游戏都玩,以前还出去比赛(弄着好玩的), 我到现在都还玩游戏,什么游戏一出来 ,我都会玩。

Q:你毕业于密大,谈谈你学到最重要的一课?
学到什么?实际好像没有学到啥。哈哈。
那是我人生当中最快乐的时间。有很多好朋友,好多东西可以学,体育运动让你尝试, 暑假到处走走玩玩。学校有太多资源让你探索,我形成了很开放的态度。

那真的不是挺好玩,是很好玩的时光 (广东话原文为:唔系几好玩,系好好玩)

Q:你离开Michigan后,学到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?
无论你做什么,要成功,都是靠团队完成。 如何维系一个团队或者大集团内部的核心团队,是个高深的学问。

Q:你在低谷的时候,都学到了什么?
不要放弃,要有毅力熬过去。当困难再出现的时候,你也会有信心,能挺过去。我当时坚信方向是对,没有放弃也是对的。

Q:你当时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方向及选择,是不是错了?
99.9%的时候,你都不要放弃。很多时候做的决定/方向,不被经济体系及社会认可,未必代表是错的。商业上的选择, 对与错,从不是由今天来决定,是由未来决定。 你需要意志力及判断力。

Q:当有一天你去世的时候, 你想被人记住什么?
马志刚,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。这个出色,不是靠垄断、靠关系经营、靠炒房价方式而让企业致富的。 我的出色定义是通过个人与团队努力、创新,不断试错,放眼全球甚至现在全宇宙,将企业做大做强。

Q:你的下一步打算是什么?
我没有特别具体的打算。但是所做的事情的核心是创造价值。为企业、港澳地区及国家提供战略价值,不同层面的价值。